1752565468, 1752565468

舞剧《英歌》再焕岭南华彩

六秩风华收官钜献!舞剧《英歌》再焕岭南华彩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359.jpg

ODES TO HEROES

六秩风华收官钜献!舞剧《英歌》再焕岭南华彩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422.jpg


六十年艺海拾贝,英歌镌刻璀璨里程碑


当院庆纪录片的光影徐徐铺展六十年艺术长卷,舞剧《英歌》于7月5日、6日以磅礴之势登临广州大剧院,为我院60周年院庆暨"岭南三部曲"展演画上压轴惊叹号。

这场历经全国17城32场巡演淬炼、六月全新打磨的艺术盛宴,以潮汕英歌舞为骨、侨乡史诗为魂,在非遗与时代精神的碰撞中,让岭南文化在舞台上掀起强劲浪潮——两日演出座无虚席,谢幕时雷动的掌声不仅是对六十年艺术坚守的回响,更见证着这场收官之作如何以迭代升级的生命力,为甲子征程写下酣畅淋漓的注脚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427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431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436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440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443.jpg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453.jpg


精琢半载,收官之作淬炼艺术新象


作为"岭南三部曲"中最年轻的作品,《英歌》历经全国巡演后再度打磨升级。主创团队深研专家与观众建议,在表演张力、叙事逻辑与多媒体视觉三大维度突破创新:演员以汗水浸润排练场,将潮汕英歌舞的刚劲与铁枝木偶、潮州木雕等非遗元素熔铸一炉;舞台上虚实交织的光影,更以"侨批"为纽带,重现抗战时期华侨与祖国共御外侮的壮阔史诗。

总编导王思思表示,团队深入参考专家、观众意见,演员们通过与剧目的深度对话,深化了对角色与故事的理解,使作品迸发出全新的艺术魅力,引发观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457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00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04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08.jpg


甲子回望,英歌奏响文化传承强音


演出前,主持人张艺龄带领观众透过纪录短片回溯六十年艺术星河,前厅的60周年回顾展与老团友的身影相映成趣,诉说着"不忘来时路"的传承之志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12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17.jpg


而《英歌》的收官意义更在其文化辐射力:当主演签售会现场观众身着自制"战甲"合影,当"岭南三部曲"文创成为连接大众的情感信物,当十五运会吉祥物与剧迷共舞,这场收官演出早已超越剧场边界,成为岭南文化"从六十年走向未来"的精神图腾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21.jpg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25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30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34.jpg

院长张毅坦言,这场收官演出已超越单纯的艺术呈现,成为六十年院团精神的具象化表达。我院亦将以六十年如一日的匠心,持续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融合创新,让其在当代舞台焕发蓬勃新生。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37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41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45.jpg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48.jpg


挥别甲子,艺术舟楫再启新程


随着《英歌》的落幕,我院六十年艺术长卷暂告一段落,但岭南文化的远航从未停歇。2025年下半年,《英歌》将携收官之姿继续全国巡演,以六秩积淀的艺术底气,让英歌的铿锵鼓点响彻更多城市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52.jpg


正如舞台上舞者迸发的激情与专注在光影中凝结,六十年的坚守已化作文化传承的火炬。下一个甲子,我院仍将以舞为笔,在守正创新中续写中华民族的精神史诗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3555.jpg


广州歌舞剧院60周年纪念册

请扫二维码赏阅


微信图片_20250715154358.png




编辑:林蔓琳

摄影:侯扬、林蔓琳

一审:吕明珠

二审:高万军、刘飞彤

三审:张   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