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53247614, 1753247614

舞剧《英歌》蓉城首演!

舞剧《英歌》蓉城首演!

下半年全国巡演启幕


“锣鼓响起,谁人来召唤;穿越时空,双槌在空中;情浓潮汕,无人可阻挡……”7月19-20日,舞剧《英歌》在四川大剧院震撼上演,下半年全国巡演正式启幕。


两场演出,不仅延续了广州歌舞剧院与成都这座城市的深厚缘分,更是一场与成都观众“三年之约”的双向奔赴。


不少曾看过“一元醒狮”的朋友来到线下支持。更有从广州、昆明等跨城来看的观众朋友!


佳话延续!情牵成都


2022年7月,舞剧《醒・狮》原定于四川大剧院线下上演,却因紧急情况改为线上直播,且仅售一元门票。消息一经传出,成都、广州乃至四川、广东两省的观众纷纷在朋友圈接力宣传,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,最终吸引了 340 万人次在线观看,开启了艺术直播新模式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25940.jpg


这次舞剧《英歌》来到成都,我们感到既亲切又温暖,更满载着对成都观众的深厚情谊与期待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01.jpg

■ 2022年7月 舞剧《醒·狮》@四川大剧院 摄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04.jpg

■ 2025年7月 舞剧《英歌》@四川大剧院 摄


“《英歌》所传递的神秘感、生命力与力量感,与四川人热辣滚烫、乐观坚韧的气质相契合。希望这部剧能够为四川观众了解岭南文化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,成为一扇了解岭南文化的窗户,可以为川粤两地观众搭建起一座跨越地域的文化桥梁。”总编导钱鑫、王思思称。


民族共鸣!中华文化太顶了!


公演至今,舞剧《英歌》汲取专家及观众建议边演边改,不断调整。此次成都演出是全新升级首次省外演出。该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创新表达,恰与成都在发展中坚守文化根脉、不断注入时代活力的城市精神相呼应,而这种呼应在观众的热烈反应中得到了生动体现,让这场演出的文化共鸣愈发强烈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08.jpg


总编导钱鑫接受记者采访时称,这部舞剧并不是“就非遗演非遗”,许多舞蹈动作呈现的就是潮汕人民的日常生活。比如舞剧的核心道具“英歌槌”一物多用,契合舞剧想要表达的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12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16.jpg


“比如在木雕的段落里,它可以化作匠人手中的刻刀;在“牛肉丸”的舞段中,它就是击打肉泥的小铁槌;在耕种的场景里,它又变成了绿油油的秧苗。”主演庞冠宇称。


总编导王思思在演出前的采访中强调,《英歌》的魅力远不止于将岭南民间歌舞搬上舞台。“我们在剧中融入了大量岭南传统文化元素,但人物的情感和核心表达是不受地域限制、共通的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20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23.jpg


为了帮助成都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共情,我们在剧院前厅设置了文化解读展板,对剧中的非遗元素进行详细说明。同时舞剧《英歌》文创产品全线亮相,供观众选购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27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31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35.jpg


当英歌舞那标志性的刚劲舞姿在舞台上绽放,铿锵的鼓点与整齐划一的步伐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。许多成都观众被那股源自传统的磅礴气势所打动,散场后仍在热烈讨论:“舞台上演员演绎的力量感太让人热血沸腾了,仿佛能看到先辈们奋勇向前的身影,这和我们成都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、敢拼搏的劲儿太像了!”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38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45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49.jpg


此刻,岭南的 “战舞” 与巴蜀的 “韧劲儿” 在情感深处完成了一次跨时空拥抱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52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55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059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103.jpg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106.jpg


舞剧《英歌》已开启下半年巡演,将陆续登陆乌鲁木齐、北京、兰州、上海、惠州、南京、广州、合肥、南通、丽水等城市,让各地观众领略岭南文化魅力。8月15日,舞剧《英歌》将奔赴上海,参加中国舞蹈最高奖“荷花奖” 终评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23130111.jpg


编辑:丁   滢

图片:侯  扬、丁  滢

一审:吕明珠

二审:高万军、刘飞彤

三审:张   毅